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美〕威廉·韩丁《深翻——中国一个村庄的继续革命纪实》(1983)

十七 张庄成立了合作社



  张庄人是在1953年秋天开始筹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那正是党中央建立粮食专营机构的时候。全国农村对投机跑买卖的态度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看法都在迅速改变。在华北老解放区,土改运动已至少完成了四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大型的,马拉松式的会议,号召先进分子带头成立示范合作社。在潞城县,曾成功领导土改的县委副书记王定模也召开了一个持续一个半月的会议,动员全县的积极子带头成立合作社。
  王定模个子不高,所以每次讲话时都要踩在凳子上,这样后面的听众才能看见他。他个子小,讲话声音不大,想听到他的讲话一定要伸长脖子,使劲儿听。他不讲大话、举例说理,能抓住观众并最终说服他们。
  这次,王定模抨击了自私自利以及土改后农村出现的各种资本主义倾向,还有利用好地好牲口“尽快致富”的思想,这是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三反”、“五反”运动那一年的冬天。(“三反”——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资财;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张庄的一批党员干部都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有妇女会主任胡雪贞;党支书张兴发;师才元和李胖子。说来似乎有点可笑,这三位都是张庄知名的新富农,要他们带头搞土地合并,带头成立合作社,可真是给他们出了难题。
  “既然县委做出了决定”,兴发说,“我们别无选择。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带头。我认为我自己没什么问题。我能损失什么?我所有的就是15亩耕地和1/3头驴。我只有两样财产——老婆和女儿。所以,那天晚上我睡的很好,可才元和李胖子就不一定能睡得好了。他们的确在为自己的自由担心。才元家地多,而且都是好地,他还有一匹马和一头驴。他为什么要和那些只有几亩荒地、没有牲口的人搞合作?对他来说合作意味着损失。他家有12张嘴,如果允许雇工的话,他能养活这么多口人。可如果加入了合作社,他就只能靠劳动挣工分。因为才元当时不了解土地和牲口入社后的分配情况,所以他认为入了合作社,他的牲口、土地加上自己的劳动恐怕只能顶两个劳动力,也就是说只能得到两个人工劳动力的分红,这对他将是一种灾难。由于福元在外面工作,他和二则必须维持12口人的生活,妇女又不算劳动力,因为按当时的习惯,女人是不参加田里的生产劳动的。因此,按他的估计只有他和二则能分得一份劳动收入。”
  “李胖子情况也一样,他发家所需的条件应有尽有,只是人手不足。他自己是供销社的主任,弟弟太平是丧失劳动力的残废,所以他长年雇用周增富来弥补自己的损失,小弟弟继顺身体最好,但也只是个半劳动力,他自己种了几亩地,所得足够自己吃,但如果入了合作社靠挣工分吃饭,他的日子恐怕就不好过了。在合作社里,李胖子只能算一个劳动力,挣一份工分。这怎么会有他在公路上赶车搞运输挣得多?李家兄弟认为如果他们靠挣工分过日子,那就要受苦了。”
  “那天晚上,李胖子和才元几乎没有合眼,合作社的好处和坏处在他们脑子里盘旋,但总是回到一个想法上,‘我们是党员,党员要带头走社会主义道路,如果我们不带头,谁来带头?最后,回到张庄后,他们把自己互助组的人召集起来,成立了一个合作社,一开始就有20户。”
  以上是兴多的叙述,农会主席、第五生产队队长郭真宽听到这儿,笑着说:
  “兴发说他加入合作社没问题,这不是真的。”
  “他不是一个只有几亩地,1/3头驴的贫农,他是张庄四户知名的新富农之一,县委会上让带头成立合作社的那天晚上,他也没有睡好。他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党号召要成立合作社,这是一项革命任务,村里党的干部必须领导合作化运动,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村干部,兴农最后决定照党的指示办。”
  “对李家兄弟来说就更难,但最后他们还是带头成立了第一个合作社,因为李胖子是党员他不仅自己入社,还拉别人入社,他放弃了对自己更有益的决策,把全家都拉进了合作社。”
  胡雪贞也讲述了自己的看法:
  “我同意马上就入社,毛主席让我们走合作化的道路,我认为我们应该跟着走,所以,我想马上入社。文则说‘等等看看,着什么急?’他想等一等看合作社的第一步怎么走。可我反对这样,有许多牵挂的人都入了社,咱家只有三口人,有什么好怕的?我说‘以前,我们总是跟着毛主席走,这次不会走错的。’”
  兴发的互助组只有两户入了合作社。杨玉锁,这个1948年曾在张庄的党员“过关”会上为贫农代表讲话的人,决定等一阵,他说:“我要看看合作社怎么个搞法。”
  王贵保,1948年被贫农团第一个划为贫农,人们对他的贫穷毫无疑问,一致同意“他穷了一辈子,现在仍是贫农”,但就是这样一个“穷了一辈子”的人,现在对加入合作社也犹豫了。他有一台织布机,每天不分昼夜地织布,10尺土布在市场上能换5升谷子,贵保一天能织20—30尺,所以能挣15升谷子,这比种地的收入要多一些,贵保犹豫不决时,组里别的成员没有强迫他,虽然人们认为他织布是资本主义尾巴;他的体力还能干得了重农活,但从整体上看,他的土地实在太糟了,所以,也就不勉强他入社了。
  就算原互助组中有两户不入社,新加入的10户新成员还是把合作社的总户数增到了20户。
  许多入社户带来了他们的耕畜。陆太平牵来一头牛,张贵才也牵来一头牛,杨晋顺拉来一头驴,李胖子一头骡子,王文则一头驴,这样,合作社一成立就有了五头驴、两头牛、一匹马、一头骡子,并且都很壮实。每一头耕畜都配有一辆车——老式的马车,木轮子、铁箍。这些人还贡献出了4张铁犁,那些没有耕畜和犁具的人扛来了他们的锄头。
  很值的一提的是,组里还有两个粪罐车,一个是才元的,另一个是兴发的弟弟启发的。
  入了合作社的这20户有80块地,每户4块,纪寿喜一家就入了5块地,分别是4亩、4亩、2亩、15亩和5.5亩。
  张庄成立的这第一个合作社包括很大比例的村干部。兴发、李胖子、才元开完县委会议回村后,就在党支部内就成立合作社的所有问题进行了讨论,支部干部们最后决定:开始时规模小一点,干得好一点,逐步为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他们希望所有的党员都能加入合作社,都能起带头作用,尽管其中有些人对失去自由有顾虑,对自己领导合作社的能力有担忧,但大家都一致认为,“如果我们想继续革命,就不能落后,我们必须走在前头,带好头,干到底。”
  同时担任村里行政职务的大多数党支部干部都入了社。本来是张庄党支书的师才元担任了合作社的书记,村委会主席张兴岁担任了合作社社长,村里的会计郭福书改任了合作社的会计,纪寿喜负责公共事务,王文则负责治安保卫,陆水漳担任民兵队长。他们虽然都加入了合作社,并在合作社里有了新的职务,但仍担任村里的原有职务。党支部还决定,申天喜暂不入社,专门负责那些未入社人员的生产工作,但天喜不太乐意,他到区委去抗议,要求把自己算成合作社社员,后来,区里答应了他的要求。
  结果,社员中70%是干部,合作社成了老虎社——全是将没有兵。谁也不怕谁,他们如何相处,又如何工作呢?
  “实际上,我们每天晚上都吵架。”兴发说。
  不过,如果全面地看问题,合作社应该干得不差。社里贫农和中农大体相当,党员和有经验的干部也不少,合作社能指挥和调动社员们的牲口、平车、粪罐车、大农具和好地,这个合作社具备了一切成功的条件。似乎为了表示决心,社员们为它取名“前进社”。
  在可能的范围内,为了保证它的前进作用在一开始就得到发挥,县里来了一个工作队住下来帮助他们。工作队长名叫申双富,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老会计。他学习了别的地方已成立了的示范合作社的章程,对合作社开始遇到的各种问题非常熟悉,他要帮助张庄一步一步地走,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1953年冬和1954年春,县里派出许多像这样由一两个人组成的工作队,目的是为了帮助各村掀起农业生产合作运动。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