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周履锵文存

7.托洛茨基文集补遗译稿整理经过



  1、托洛茨基文集补遗的翻译,是周仁生直接与康兄联系的,我一直没有过问其事。仁生去世后,我以为译稿早已全部寄给康兄了。

  2、去年康兄来信,说他未收到译稿。嘱我寻找,我写信向赵青音询问,她也无法提供译稿。后来听邱季龙说,周仁生的晚年学生虞争鸣的电脑中可能有储存,辗转找到虞兄后,他将电脑中的《托洛茨基文集补遗上卷》和《托洛茨基文集补遗下卷》译稿给我,我以为是上下两卷的全部译稿,制作了电脑光牒寄给康兄,还自以为完满解决了。

  3、今年初,我得到了《托洛茨基文集补遗》英文版两册,一对照,大吃一惊。原来的《托洛茨基文集补遗上卷》的译稿,只是《托洛茨基文集补遗上卷》(1929-33)原书第13-150页的译文,而《托洛茨基文集补遗下卷》的译稿,也只是《托洛茨基文集补遗上卷》(1929-33)第215-353页的译文,也就是我寄给康兄的光牒,仅仅是原著上卷的局部(缺第151-214 页的译文)。《托洛茨基文集补遗下卷》(1934-40)的译文,连影子也没有。

  4、我再次请赵青音寻找,她表示一个人无能为力,于是我于2006年4月17 日动身到温州,拟与赵青音一起寻找。到温后先见到虞争鸣,将原书给他看,询问他电脑中存有下卷的译文吗?他说:没有见过《托洛茨基文集补遗下卷》(1934-40)的原书和译文。唯一的希望只能到周仁生家中寻找了。

  5、仁生去世后,遗物全部由赵青音保管。去年附近工地施工,打桩震坏了房子,翻修房子时,仁生的遗物经过多次搬移。其间有人建议:留下的书本和稿子,都是没有用的,当旧纸卖掉。所幸赵青音和儿子坚决不同意,才得以保存下来,不过是杂乱地堆在一起。

  6、我与赵青音共同对照原书寻找,花了几天的时间,总算基本上找到了。找到的有:(1)上卷的目录和序言译文;(2)上卷的上半部分和下卷的全部周仁生译的手稿22册;(因为是原始底稿,上面有反复修改,非熟悉仁生字迹是不易看懂的。可能只有赵青音和我两人全部看懂。上卷的下半部分,是虞争鸣翻译的,他直接输入电脑,所以没有手稿。)(3)下卷经赵青音抄清的稿子15册。

  以上译稿等材料,经赵青音同意,全部交给我处理。

  7、因打字工作量很大,我的速度很慢,承虞争鸣答应,下卷由他请人在温州打字。

  8、我于4月30日回到上海,着手整理《托洛茨基文集补遗上卷》,我做的是:(1)将目录和序言补上;(2)把所缺的第151-214页的译文补齐;(3)将原来周、虞两人译文加以统稿,下半部分未在正文中标明注释的序号、一些英文缩写及人名未译出来的,尽量补上去;(4)版面重排,基本上采用原著英文本的版式。我已基本上完成了《托洛茨基文集补遗上卷》(1929-33)整理工作。

  9、《托洛茨基文集补遗下卷》由虞争鸣请人打字,2006年9月22日,虞争鸣电邮寄来下卷的打字稿,因为是多人分别打字,版式不一致,且差错较多,我利用周仁生留下的翻译原稿,对照英文版原书加以统稿、校对。现已完成,但一个人的校对,难免差错。

  10、整理后的上下两卷,共A4打印纸444页,相当于原先寄给康兄的三倍。包括全部正文。原书有注860条,共131页,索引25页,仁生都未译出。这些不是托洛茨基的原著,以后采用全译、摘译、或不译,请康兄决定。

  11、SUPPLEMENT可译为补遗、补编、外编等,周仁生开始用补遗,后来也用外编。用何名称,也请康兄决定。

2006年10月15日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