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罗曼·罗斯多尔斯基 -> 马克思《资本论》的形成(1969)

第二十六章 利润率下降规律及资本主义走向崩溃的趋势



  马克思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还提供了对经济学中另一个基本问题的解释:对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解释。
  这种解释还出现在马克思与李嘉图的论战中。象所有古典经济学家一样,李嘉图强调伴随着资本积累,“利润率自然趋向下降”。[1]但是,这种趋势的源泉和基础是什么呢?
  李嘉图显然不满意亚当·斯密的解释。我们在马克思的《草稿》中读到:“亚当·斯密用资本之间的竞争来解释利润率随着资本的增长而下降。李嘉图反对他的这个论点,认为竞争虽然能够使不同行业的利润化为平均水平,能够把利润率拉平,但是不能压低这个平均率本身。”马克思继续说:"资本的内在规律,资本的趋势只有在竞争中,即在资本对资本的作用中,才能得到实现,[2]就这一点来说,亚当·斯密的论点是正确的。但是,按照他对这一论点的理解,似乎竞争把一些外部的、从外面引进的、不是资本本身的规律强加给资本,从这个意义来说,他的论点是错误的。只有在利润率普遍下降的条件下,而且只有竞争之前,并且不管竞争如何,利润率……以作为规律起作用的方式下降的情况下,竞争才能不断地压低……利润率”。“因此,单纯用竞争来解释这些规律,那就是承认不懂得这些规律。”[3]然而,根据李嘉图本人的观点,什么是产生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内在规律呢?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李嘉图对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4]、对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之间的区别的忽略。进一步说,根据李嘉图的理论,利润与工资之间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他论证说,“除非不存在某种使工资持续上升的原因,资本积累就不会持续地使利润降低”。[5]然而,什么是使工资(李嘉图通常指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价格)持续地在价值上(不是在使用价值上)上升,以致使工作日中工人为自己劳动的部分增长,而工人无偿给资本家的部分下降的条件呢?显然,这种可能性仅仅存在于“当工人用其工资购买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上升的时候。但是,作为劳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工业品的价值会不断下降。因此,利润率的递减只能用食物这一必要生活资料的主要组成部分的价值不断地上升来解释。”[6]根据李嘉图的理论,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因为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低,……从而利润的持续下降与地租率的持续上升紧密相联。”[7]
  由此显然可见,李嘉图对利润率下降规律的解释是基于下面两点假设的前提:(1)马尔萨斯所假设的土地肥力递减和农业收益递减;(2)“错误地假定利润率等于相对剩余价值率[8]并与工资呈反比例变化。”[9]
  众所周知,马克思反对李嘉图对问题的这种解决,尽管我们在此不能一一阐述马克思所提出的大量理由。[10]在此我们要阐述的唯一问题是,李嘉图错误的利润理论使他不能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最明显的现象之一”:利润率下一降的趋势。[11]“由于李嘉图这样简单地把剩余价值和利润混淆起来,并且由于只有在剩余劳动同必要劳动、即同再生产劳动能力所必需的劳动之比下降(这只有在劳动生产力降低时才可能发生)的情况下,剩余价值才可能不断减少,才可能作为趋势减少。所以,李嘉图认为,劳动生产力在工业中随资本积累而增长,在农业中则下降。他从经济学逃到有机化学中去了。”[12]
  但是,马克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在《草稿》的第一部分,与马克思用以试图解释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之间的区别的大量例证相联系,他问道:“但是,如果从别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数字中难道就没有正确的东西吗?”“尽管剩余价值与总资本相比下降,也就是说利润率下降,但是剩余价值就不可能上升吗?”[13]马克思在后来与李嘉图的论战中说:“整个问题的解决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利润率不等于绝对剩余价值,而是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之比,并且,生产力的增长伴随着可变资本部分[14]相对于不变资本部分的减少。”[15]“因此,当总资本雇佣的总劳动下降时,那末,总劳动中的剩余劳动部分,或称剩余价值必然亦将下降。”[16]换言之,既然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截然不同,那么,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革命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引起的可变资本相对于不变资本的减少,就必然会表现为利润率的下降。(正如马克思在1868年4月30日致恩格斯的信中所指出的那样,结论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所详尽阐述的资本的不变部分相对于可变部分的递增”即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规律。)[17]“劳动生产力的增长意味着:(a)相对剩余价值或工人向资本提供的相对剩余劳动时间增长了;(b)再生产劳动能力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c)同作为物化劳动和预先存在的价值参加生产过程的那部分资本相比,整个用来交换活劳动的那部分资本减少了。因此,利润率同相对剩余价值或相对剩余劳动的增长成反比,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同在生产中作为不变资本来使用的资本的量成反比。”[18]“因此,资本作为资本同直接劳动相比在生产过程中所占的份额越是大,因而,相对剩余价值,资本创造价值的能力越是增长,利润率也就按相同的比例越是下降。”[19]在现实中,利润率的这种下降,“象所有其他经济规律一样,只是作为一种趋势”,[20]并且还受到各种“起反作用的原因”的阻碍。我们在《草稿》中可以读到:“在发达的资本运动中,存在着以不同于危机的方式阻碍资本运动的另一些因素;例如,一部分现存资本不断贬值;很大一部分资本转化为并不充当直接生产要素的固定资本,很大一部分资本被非生产地浪费掉,等等。……利润率的下降也可以通过建立这样一些新的生产部门来加以阻止,在这些部门中,同资本相比需要更多的直接劳动,或者说,劳动生产力还不发达。……(类似于垄断)。……其次,利润率的下降可以通过取消对利润的现有扣除,例如降低税收,减少地租等等,来加以阻止,不过这本来不属于这里考察的范围,虽然这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因为这些扣除本身是换了名称的,并且不是由资本家本身而是由别人占有的利润的份额。”[21]
  进一步的考察将表明,我们在这里作为例证简单地列出的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是与《资本论》第三卷中所提出的那些因素相对应的。然而,主要之点是,马克思最初是站在对“资本一般”的分析之外,来看待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因此,我们可以在后来写成的《剩余价值理论》的草稿中可以读到,“如果没有抵销这种向心力的离心倾向同向心力一起在经常起作用,那末利润率下降的过程很快就会使资本主义生产告终;对于这种离心倾向,这里我们不去考察,因为这是属于论资本的竞争那一章。”[22]直到写作《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才改变了工作计划,把这独立的一章与其他那些起反作用的因素归在一起。(《资本论》第三卷第十四章“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尽管如此,即便象在危机中资本贬值这样重要的因素在这里也没有进行分析,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23]及《剩余价值理论》[24]中所反复强调的那样,"对危机的分析不属于我们这里研究的范围”。
  我们已经看到,李嘉图把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归因于自然,[25]而马克思与其相反,他坚持利润率的下降只能用这样一种事实来解释:“虽然工人被剥削得更厉害,或者仍旧那样厉害,用来交换活劳动的那部分资本却相对减少。”[26]然后,在一定限度内,资本能够通过增加其利润量的方法来抵销利润率的下降。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在《经济学手稿》(草稿)中读到:“总利润,也就是撇开其形式关系,不是作为比例而是作为同其他价值量无关的简单价值量来考察的剩余价值,将不是作为利润率,而是作为资本量平均地增长。因此,利润率同资本价值成反比,而利润额则同资本价值成正比。但是,这一原理只是对资本或劳动的生产力发展的某一有限阶段说来才是正确的。资本100在利润为10%时提供的利润额,小于资本1000在利润为2%时所提供的利润额。在前一种场合,利润额是10,在后一种场合是20,就是说,较大资本的总利润,比只等于这笔资本的1/10的较小资本的总利润大1倍,尽管较小资本的利润率等于较大资本的利润率的5倍。但是,如果较大资本的利润率只是1%,那么利润额就是10,同只等于这笔资本的1/10的较小资本的利润额是一样的,因为利润率下降的比例和资本量增长的比例是相同的。如果资本1000的利润率只是1/2%,那么利润额就会等于较小资本的利润额的一半,只等于5,因为利润率减少到1/20。[27]因此,总起来说就是:如果较大资本的利润下降,但是下降的比例小于资本量增长的比例,那么,利润率虽然下降,总利润会增加。如果利润率下降的比例和资本量增长的比例相同,那么,总利润就和较小资本的总利润相同;保持不变。如果利润率下降的比例大于资本量增长的比例,那么,同较小的资本相比,较大资本的总利润会随着利润率的下降而下降。”[28]
  马克思得出结论说: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观律“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规律,……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是最重要的规律。这一规律虽然十分简单,可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理解,更没有被自觉地表达出来。”[29]利润率的这种下降,意味着“已经存在的物质的、已经造成的、以固定资本形式存在的生产力,科学的力量,以及人口等等,一句话,财富的一切条件,或者说,财富的再生产即社会个人的富裕发展的条件,或者说,资本本身在其历史发展中所造成的生产力的发展,在到达一定点以后,就会不是造成而是消除资本的自行增殖。[30]超过一定点,生产力的发展就变成对资本的一种限制;因此,超过一定点,资本关系就变成对劳动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限制。一旦达到这一点,资本即雇佣劳动同社会财富和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发生象行会制度、农奴制、奴隶制同这种发展所发生的同样的关系,就必然会作为桎梏被打碎。于是,人类活动所采取的最后一种奴隶形式,即一方面存在雇佣劳动,另一方面存在资本的这种形式就要被撕破,而这本身是同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结果;雇佣劳动和资本本身已经是以往的各种不自由的社会生产形式的否定,而否定雇佣劳动和资本的那些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本身则是资本的生产过程的结果。
  “社会的生产发展同它的现存的生产关系之间日益增长的不相适应,通过尖锐的矛盾、危机、痉挛表现出来。用暴力消灭资本,这不是通过资本的外部关系,而是被当作资本自我保存的条件,这是忠告资本退位并让位于更高级的社会生产状态的最令人信服的形式。”[31]
  《经济学草稿》的第三部分以预言资本主义的“灭亡”而结束。[32]




[1]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英文版,第139页。

[2] 参见本书第五章。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71页。

[4] 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他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涉及,或者根本不知道生产过程内部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第423页。)

[5]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英文版,第290页。(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第526~527页。)

[6] 参见李嘉图上书第139页:“这种理论是,利润取决于工资的高低,工资取决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食物的价格,因为所有其他必需品可以不受限制地增长。”另参见第296页:“可以补充说,使工资提高的充足的长期的理由只能是为增加工人人数而提供的食物与生活必需品越来越困难。”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第497页。“在李嘉图那里,同利润率的下降相适应的是,工资在名义上增长和地租在实际上增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71页。)

[8] 马克思在这里用相对剩余价值这种表述是因为李嘉图“假定工作日不变”,从而只考虑相对剩余价值的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第497页。)

[9] 同上书,第499页。

[10] 又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88、361~362页;第46卷(下)第44~45页,第94页,第263~267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第497~498页,第526~529页,第594~595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 卷(II)第135~138页)以及《资本论》第3卷,288~289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51页。

[12] 同上书,第273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53页。

[14] 见本书第24章的有关部分。

[15] 见本书第24章的有关部分。《草稿》中在使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时的最初变化。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51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英文版,第191~195页。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84 页。

[19] 同上书,第265页。

[20] 《资本论》第3卷,第195~196页(并参见上书):“但是我们在理论上假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是以纯粹的形式展开的。实际上始终只存在着近似的情况;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发展,它同以前的经济状态的残余混杂不清的情况越是被消除,这种近似的程度也就越大。”

[2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70页。

[2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第344~345页。

[23] 《资本论》第3卷,第23章、第50章。

[2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第529、545页。

[25] 《资本论》第3卷,第15章。

[2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卷(II),第263页。

[27] 这基本上是重复马克思后来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第3卷第13章叙述过的李嘉图的论点。(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英文版。第142~143页。)

[2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下),第267页。

[29] 《资本论》第3卷,第238页:“亚当·斯密以来的全部政治经济学一直围绕着这个秘密的解决兜圈子”并见于《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英文版,第194页:“以往的一切经济学都没有解决过这个难题。”

[30] 在《草稿》中马克思说道:利润率的这种下降“既然意味着按劳动同由直接劳动再生产出来以及新创造出来的物化劳动量相比减少了,所以,资本就想尽一切办法,力图通过减少必要劳动的份额,并且同所使用的全部劳动相比进一步增加剩余劳动的量,来弥补劳动同资本总量之比的减少,从而弥补表现为利润的剩余价值同预先存在的资本之比的减少。因此,在现存财富极大地增加的同时,生产力获得最高度的发展,而与此相适应,资本贬值,工人退化,工人的生命力被最大限度地消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69页)

[3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68~269页。或在德国版的英文本第636页,我们可以读到如下的话:“这些矛盾会导致爆发、灾变、危机。这时,劳动暂时中断,很大一部分资本被消灭。这样就以暴力方式使资本回复到它能够继续发挥职能的水平。……但是,这些定期发生的灾难会导致灾难以更大的规模重复发生,而最终将导致用暴力推翻资本。”

[32]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修正主义者们断言。马克思并没有提出过“崩溃理论”。罗莎·卢森堡和哈耶克·格罗斯曼两人为反对修正主义者,坚持“崩溃理论”作出了不可估量的理论贡献。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