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保罗·斯威齐 -> 垄断资本: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1966)

译者的话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合着的《垄断资本》一书,初版于1966年。十年来,它经多次重印,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各资本主义国家大量出版发行。
  保罗·巴兰出生于俄国,祖籍波兰。二十年代,他离开苏联转到德国。后为逃避纳粹党迫害,于三十年代离德到美国定居。他以所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身份,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担任了十四年的教授职位,已于1964年去世。他的《成长的政治经济学》一书(1957年出版),曾被吹捧为是对经济思想的一大贡献,实际上这是最先用“经济剩余”概念歪曲、篡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散布“分配决定论”的一部著作。
  保罗·斯威齐一向以左翼经济学家和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领袖着称。1949年创办《每月评论》以来,他一直任该杂志主编,颇多论著。随着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派势力的增长,近几年来,他任科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和新型社会研究学院的经济学巡回教授。1974年,他被选为美国经济学协会理事。1974年9月,他同哈里·马格多夫(《每月评论》主编之一)来我国访问期间,对我态度友好。他的《资本主义发展论》一书(1942年出版),一直被西方许多经济学家捧为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经典解说”,实则福在该书中的“解说”和阐述,存在着不少错误和歪曲!
  作者在《垄断资本》一书中,试图以美国为基础,论述垄断资本统治的特征及其经济规律。它揭露和分析了战后美帝扩军备战,大搞国民经济军事化,充当世界“反动堡垒”,以及美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矛盾与腐朽没落情况。最后表明应为反对和推翻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而斗争。作者的这种尝试和努力,以及在本书中提供的一些情况和统计资料,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垄断资本》这本书,被认为是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派或所谓“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著作。现予翻译出版,供进行有关研究工作时批判参考。
  本书出版以来,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经济学家,各派社会科学家,纷纷发表评论及阐释性的论文或专着。有人竟宣称:《垄断资本》一书是继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之后的一部“杰作”。“它表现出第一次认真努力要把马克思的竞争资本主义的模型扩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情况。”这显系浮夸虚妄,根本不符合事实!谓予不信,且看作者如下观点:
  第一,《垄断资本》所论述的主题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剩余的产生和吸收。”所谓“经济剩余”作者说它的“最简短的定义,就是一个社会所生产的产品与生产它的成本之间的差额。”由这个差额形成的“经济剩余”的要素是:全部财产收入(利润、利息、地租等),买卖过程中的浪费,某些其它广告费用,金融与法律服务部门从业人员的报酬,以及由政府吸收的剩余。作者就是这样用“经济剩余”来代替马克思的“剩余价值”他认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等于利润+利息+地租的总和,而其他项目,如国家和教会的收入,商品转变为货币时的支出,非生产性工人的工资等,被马克思“看作是次要因素,并将其排除在他的基本理论图式之外。”作者断言,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这样做已“不再是恰当的了”!不仅如此,作者还竟宣称,尽管列宁对垄断统治“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却“不曾企图去探究”垄断统治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所造成的后果。可见,作者的根本立场和出发点,是明显地放弃、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阵地的!
  第二,作者认为,“经济剩余”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不仅其绝对量,而且作为国民收入(或总产量)的份额(百分比)都趋于增长。也就是说,存在着“剩余增长趋势规律”。作者声称,用这个规律代替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才能从理论上表明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本质。
  第三,作者认为,在“经济剩余”总量中,寻找投资出路的那部分比重,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日益增大。因为公司留存的未分配的利润,其绝对量和相对数都扩大了,但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却“没有提供消费和投资的出路”,因而,剩余的吸收就成为愈益突出并越来越困难的问题。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势将由此而陷于停滞。
  第四,作者还认为,工业无产阶级起来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观念”,已“不再具有说服力了”。他声称,垄断资本主义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只能在“世界革命”中被推翻。
  作者从上述方面所要实现的“理论转变”和所得出的政治结论,存在着明显的极大错误,是根本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
  首先,作者用“经济剩余”取代剩余价值,这不是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具体运用,而是一种“修正”。列宁指出:“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第444页。〕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科学地阐明了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无偿劳动创造的,它具有利润、利息和地租三种基本的转化形式,这三者之和等于剩余价值总量。其他各种形式的收入,都不过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都是由剩余价值转化成的。作者错误地把剩余价值总量称为“全部财产收入”(纳税后),列作所谓“经济剩余”的一项,完全掩盖了这些剥削收入的根源和实质。同时,作者把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的项目,特别是把由国家控制和调节的日益增大的再分配项目,划在剩余价值之外,作为“经济剩余”的其余部分。从而,他用扩大了的、混沌的“经济剩余”概念来包括他所谓的全部“剩余”。其实,所谓“经济剩余”,都是根源于剩余价值,抛弃后者来谈前者,是完全错误的。
  背弃剩余价值,作者立即陷入困境,无法说明不断增大的所谓“剩余”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作者既宣称本书的主题是论述“剩余的产生和吸收”,本应首先集中研究和回答“剩余”及其”不断增长”的源泉问题。奇怪的是,作者完全避开了这个根本问题,并且把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只作为一个具体研究题目而有意予以“忽视“。他只一般地从数字上来确定整个社会的“剩”总量,即只探究“剩余”的纯数量关系;并仅仅从追求利润,促进技术革新,导致降低成本,以及维持垄断价格,想方设法推销,膨胀广告费用等方面来表面地说明“剩余的产生”及其“不断增长”,根本没有接触到资产阶级残酷剥削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一最本质、最关键的问题。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重要发现之一,“就是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揭露了在现代社会内,在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怎样进行的。”〔注:《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2页。〕因此,只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才第一次彻底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深刻阐明了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经济根源,从根本上说明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生死对抗的必然性,从而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作者完全撇开了社会生产关系的阶级实质,抹煞雇佣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对立,完全不去说明所谓“剩余”究竟是怎样在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因此,所谓“经济剩余”增长规律,不仅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完全背弃了剩余价值这一科学理论,掩盖和抹煞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互相对抗的阶级结构和尖锐的阶级斗争!关于这一点,有的资产阶级评论家也曾指出:《垄断资本》提出了剩余增长趋势这种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却看不出解决这种矛盾的力量,从而这不过是真空中的运动。这种评论是不无道理的。作者最近也不得不承认,在他们的“经济剩余”概念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的关系上,已引起误解和混乱。问题当然不是什么“误解和混乱”,而是要不要以及如何坚持并正确地运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去研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问题。
  其次,作者认为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巳不能从理论上说明问题,这也是完全错误的。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实际上是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资本积累引起资本量的增大,使剥削到的劳动量绝对地增加,从而使利润量不断增长。但资本积累必然引起整个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的提高,因而在剩余价值率不变,或剩余价值率提高幅度慢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幅度的条件下,平均利润率会趋于下降。利润率的下降和利润量的增加,是资本积累这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都意味着资本主义剥削的加重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动机是追求不断增加的剩余价值,而用以增加利润量的种种剥削手段,又必将终于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利润率趋于下降。因此,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决定的,它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由它规定的各种矛盾的表现,另方面它又促使这些矛盾日益尖锐化。马克思揭示的这个规律,即使由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各种反作用因素的加强而有所削弱,但它并没有失效,而且在长时期内使垄断统治下的剧烈矛盾和斗争更趋激烈,更难克服。所以,作者用所谓“剩余增长趋势规律”取代“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不仅是没有根据的,而且是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由此引起的各种深刻矛盾的否定,是对资本主义内在运动规律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斗争的否定!
  再次,作者着重强调所谓“剩余吸收”的困难,并由此引出垄断资本主义处于停滞状态和垄断资本主义“不合理性”的论断,也是和马列主义理论观点严重相悖的。背弃剩余价值理论,回避所谓“剩余”增长的源泉问题,回避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矛盾的分析,光强调“剩余”不断增长和“剩余吸收”日益困难之间的矛盾,那至多也不过是看到在流通、分配领域的一些现象。我们知道,流通、分配过程的性质和矛盾是由生产过程的性质和矛盾决定的,反映在资本主义流通、分配领域的种种矛盾,都是由榨取剩杂价值这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决定的。作者离开这一切来论述“剩余吸收”的困难,很明显不过是在分配上兜圈子,不过是强调“剩余吸收”要致力于创造必要条件来刺激新的需求。一些激进派经济学家指出,本书作者对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停滞趋势的研究方法,在好些方面同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论相类似。他们说,作者提出的“‘剩余吸收’与维持总需求的凯恩斯主义公式两者间是一致的。”这个评论,确也多少看出了本书作者在观点上的错误。
  列宁全面地、深刻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地位,得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这一科学结论;并指出资本帝国主义的一切“困难”及其趋于腐朽停滞,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趋势,是由垄断统治这一帝国主义经济实质所决定的必然趋势,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所以它不根源于所谓“剩余吸收”的困难,也决不是靠什么“剩余的吸收”所能解决的。在关于垄断资本主义问题的分析上,作者直接违背了列宁的科学论断,坚持否定金融资本的统治,这就决定了作者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和发展趋势。
  至于作者从“剩余吸收”的困难,从资产阶级“自由”处理“剩余”的范围和方式(包括浪费)等来断定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其根本错误在于无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看不到正是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决定了垄断资产阶级有任意处理“剩余”的“自由”。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不决定于“剩余”的处理和吸收;我们的任务也不是要用资产阶级理性原则来评判垄断资本主义,不能设想通过“剩余社会化”或“投资社会化”来使资本主义改变得“合理”。我们的任务应该是揭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指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促进资本帝国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
  最后,作者虽然正确地看到了国际范围内的阶级斗争,谈到不发达国家贫苦大众解放斗争的革命性,然而却错误地否定美国无产阶级必将逐步觉醒,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性。作者说什么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特殊牺牲品”并不是产业工人,而是失业者、到处漂流的农场工人、中途辍学者、没有技能而难于就业者、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年人等等“局外人”。由于这些集团太杂,太散,不能组成坚强的社会力量,于是作者认为,只有通过“世界革命”,才能推翻垄断资本主义制度。这种论断是根本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的。随着资本积累和垄断的发展,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奴役和压迫越来越重,无产阶级贫困化日益加深,他们的阶级觉悟和革命斗争意志正在逐步提高,他们必将完成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历史使命。这个规律即使在今天的美国,也不会变成例外。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在美国人中间,虽然有许多人现在还没有觉醒,但是坏人只是一小部分,绝大多数是好人”;在美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敌强我弱这种形势,完全是暂时的现象,它一定会向相反的方向起变化。〔注:转引自《红旗》,1959年第3期。〕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毛主席的科学预见。所以,任何低估和否定美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革命领导作用的观点,都是非常错误的。
  此外,本书还持有其他一些错误观点,请读者注意分析批判。至于本书把我国领土台湾说成是一个国家,把苏修当作社会主义国家的典范来赞扬的错误,作者现已改正。
  综上可见,《垄断资本》一书并不是一部什么“杰作”,更不是什么运用马列主义原理研究垄断资本主义新情况的什么“经典!毛主席教导我们:“真理是同谬误对立的。……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有斗争,才能发展。真理是在同谬误作斗争中间发展起来的。〔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涝话》。《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第219页。〕翻译出版《垄断资本》这本书,目的在于为工农兵理论队伍和专业理论工作者提供一种参考材料,便于大家在研究垄断资本主义问题时,了解国外研究的状况及其基本观点,从而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通过对本书的比较、鉴别,来提高识别真理和谬误的能力,在同谬误作斗争中更好地弄通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




上一篇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