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郑超麟

北伐是哪方面要求的

郑超麟

(1987年12月19日)


  〔说明〕刊载于范用编《(现代稀见史料书系)郑超麟回忆录(下册)》,东方出版,2004年3月出版。


  沈雁冰回忆三二〇中山舰事件时,说事件发生后,陈延年向上海中央请示,中央回电,要陈延年“尽量让步,争取蒋介石在下半年出师北伐。”(见上海师范学院1979年11月出版的《资料与动态》第七期内《访问沈雁冰同志关于中山舰事件等问题》一文)

  照沈雁冰的话说来,北伐是中国共产党方面要求的,为了争取蒋介石合作,故在中山舰事件上尽量对蒋介石让步。

  我在《回忆沈雁冰》一文中反驳了沈雁冰这个说法。我说;“上海中央决不会告诉陈延年要‘争取蒋介石下半年出师北伐’,因为是蒋介石自己要出师北伐,而陈独秀当北伐出师时还在《向导》上发表文章反对北伐哩。”我的话是说:北伐并不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方面要求的。

  那么北伐也许是共产国际方面,即苏联方面,要求的吧?许多人都有这种想法,我自己以前也有这种想法。1944年下半年,我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北伐计划本是鲍罗廷向蒋介石提出的,总之是俄国政府的主张。”

  不久之前,我看到了一个旧文件,才知道我这个想法,以及许多人的想法,原来是错误的。北伐既非中国共产党中央方面的要求,亦非苏联政府方面的要求,只是蒋介石方面的要求。

  这个旧文件就是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1926年3月25日通过的一项决议,题为《我们对于中国和日本的政策问题》。这项决议中的第二十一条,原文如下:

  “广东问题——在当前中国革命运动缓慢发展的时期,应当把广东,不仅看作一块临时性的革命跳板,而且看作一个具有三千七百万人口的广阔国土,需要一个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正确的和稳定的治理,广东政府应当竭其全力进行土地改革、财政改革、行政改革和政治改革,应当发动广大民众参加政治生活,以加强南方共和国的内部力量,应当加强自卫的能力。
  广东政府,在现时期,应当着重拋弃任何军事讨伐的念头,一般说来,应当抛弃任何足以惹起帝国主义军事干涉的行动。

  这一条中,没有加着重点的一段主张广东政府应当整顿内部,发动群众,加强防御力量,加了着重点的一段则更以明白语句反对北伐。

  决议是1926年3月25日通过的,此时恰在中山舰事变以后五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即使已经知道蒋介石政变的消息,也未从这个政变作出应有的结论,而决议原文则是委员会在3月20日事变以前起草好了的。

  这个委员会由四个政治局委员组成,主任是托洛茨基,委员是契切林、捷尔任斯基、伏罗希洛夫,三个都是反对托洛茨基的。当时,托洛茨基已经是“失去武装的先知”了,但斯大林还不能独霸政治局,在九个政治局委员中,三个是布哈林派,两个是斯大林派,两个动摇于布哈林和斯大林之间,外加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此时,托洛茨基反对派和季诺维也夫反对派尚未结成联合战线。在此情形下,斯大林可以放心让托洛茨基当委员会的主任。这个决议,有些历史家曾征引来说明: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之间,对于中国问题,迟至1926年3月,尚末发生分歧。这个证明是不对的。因为决议说的仅仅是苏联的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国家的关系,并不涉及共产党和国民党内部关系的问题。这个决议通过以后约十日,政治局讨论中国问题时,托洛茨基就要求共产党退出国民党,差不多同时两个反对派的联合也成立了。可见,不能够凭这个决议来证明迟至1926年3月托洛茨基和斯大林在中国问题上没有分歧。

  这个决议虽非秘密文件,但从开放后的哈佛大学档案取出这个文件,仍有重要的发现。原来,上引决议中加了着重点的那一段话,旁边有托洛茨基亲笔注释:“这是斯大林提出来插入的。1926年3月25日记。”由此可见,1926年3月25日斯大林不仅同意这个决议,而且比决议原来的措辞更加露骨地反对北伐。(决议及旁注原文,见美国出版的英文《托洛茨基论中国》书中)

  那么为什么仅仅过去几个星期斯大林又赞成而且大力支持北伐了呢?

  这个转变是蒋介石制造的中山舰事件造成的。这个事件发生时,鲍罗廷本人不在广州,但布勃诺夫使团在广州,身历其境,明白当时的形势。布勃诺夫使团当然向苏共政治局4月初会议说明了蒋介石造成的局势:对他让步,或同他破裂。当时托洛茨基主张共产党退出国民党,季诺维也夫也反对继续留在国民党内,这就是主张破裂。但政治局的多数派,即斯大林和布哈林集团则主张让步。鲍罗廷奉此让步指示,于4月29日回到广州,5月初同蒋介石谈判,5月9日,两人达成了“三项君子协定”。

  一、共产党接受蒋介石的建议,限制他们在国民党中的活动;
  二、蒋介石同意鲍罗廷的主张,采取对右派的措施;
  三、鲍罗廷明确地同意支持北伐。

  这里,第一项是鲍罗廷对蒋介石的让步,第二项是蒋介石对鲍罗廷的让步,第三项又是鲍罗廷对蒋介石的让步。

  “三项君子协定”仅见于向青的著作所引,以上是从向青著作引来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论文集》第112页,《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的历史概述》第63页)原书未用引号,当是引用大意的。但向青未说明材料的来源。

  这里可注意的,是第三项。“鲍罗廷明确地同意支持北伐”,这就不是表示道义上或其他方面的支持,而是表示军事上的支持,具体说来,即军火上、金钱上、军事顾问上的支持。这样的支持,鲍罗廷必须事先获得斯大林的同意。

  试看,同一年3月25日,斯大林在政治局决议中坚决反对北伐,而到5月9日,相距仅44日,他就变反对为赞成,而且同意用巨大的物质代价来支持北伐了。

  这第三项协定又说明了,北伐是蒋介石方面要求的,蒋介石强迫斯大林出枪、出钱、出顾问来支持他的北伐。

  “三项君子协定”仅见于向青著作所引,这可以说明这个“协定”是秘密的,不仅对一般人守秘密,而且对中国共产党中央,对陈独秀守秘密,否则陈独秀不必特派彭述之去广州反对接受“党务整理案”,而鲍罗廷也不必以“个人签字”方式抵制陈独秀的反对了。

  北伐结果,出于蒋介石、鲍罗廷、斯大林、陈独秀等人意料之外,那是历史常常发生的事情。正如列宁说的:历史比最高明的政治家所能想象的都更加复杂,更加狡猾。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九日




感谢 先知在1917 录入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