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郑超麟    相关链接:《玉尹詩詞本事》(1996年)

老托洛茨基派的狱中吟——郑超麟

﹝日﹞木山英雄


原载木山英雄《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1997年春邓小平逝世,电视中连日播放的纪念节目中,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在有关邓的传记片中,一个过了九十岁高龄的老革命家接受采访,讲述主人公的年轻时代,当我听到这老人的名字郑超麟时,一时慨叹不已。因为,此前不久我得到了此人的诗集《玉尹残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的复印件,又刚刚在书店里偶然找到了他的回忆录《怀旧集》。
  仅凭托派的残党这一身份,郑超麟也可算是少数中的少数了,而其经历更非同一般。建国后的第三年即1952年,在托派残党一齐被检举时作为“主犯”遭到逮捕以后,他因不改初衷而坐牢二十七年,出狱后恢复了公民权且成为上海市政协委员,但作为被捕入狱理由的“反革命”罪名,虽经本人的再三申诉,最终依然没能改正,直至1998年8月以九十八岁高龄逝世为止。据了解中国托派情况、又给我提供了很多资料的长堀祐造君介绍,1979年的获释乃是因伴随着邓小平体制的确立而得到了上级指示,进入政协亦仿佛出于邓小平的裁量。但另一方面,足以反映各时期中共党史正式意见的《毛泽东选集》的注释,在1991年的时候,有关毛泽东称抗日战争期间的托派分子为“汉奸”的问题,曾作出了如下说明:这是根据当时在共产国际内部将他们视为日本帝国主义间谍的“错误论断”而下的结论。然而,有关“反革命”问题却没有任何的更正。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对已然失去政治上之意义的案件中未判决的犯人(不知何故,唯独属于“主犯”的郑超麟和尹宽两人没有判决)采取了个别处理的办法,而对彻底排斥托派分子这一左翼反对派的那段历史并没有公开地彻底清算。这种暧昧性以及暧昧的局限我们暂且不论,获释后的郑超麟在一度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的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震惊且得到了尊敬,对专门从事中共党史研究的机关和研究者来说,他是少见的活证人,而他本人也似乎得以享受公开讲述其拿大半生所换取且坚守至今的思想和运动宗旨的自由。即便是有关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的剧变,他也认为那不过是斯大林式的“一国社会主义的破产而已”(《怀旧集·九十自述》),自己不曾动摇过。对于本国“文革”的情形,他恐怕也会这样认为的。
  《怀旧集》就是记录郑超麟获释后一些言论的集子,书上虽标有“内部发行”的字样,却在书店中可以随便买到。1945年所作的没有任何改动且作“反革命”证据之一的《郑超麟回忆录》(由长堀祐造所译的日文版即将出版[补注一])也成了珍贵的党史资料,同样以“内部发行”的方式于1986年出版,甚至还有了香港版。首先,我们根据这些材料来看看他的经历。
  郑超麟1901年出生于福建一个旧读书人家庭,中学毕业后受统治当地的国民党系统军阀陈炯明之命,随当时“勤工俭学运动”的潮流赴法国留学。在渡轮上他初次接触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潮,虽反感于后来同样成为“托派”而一起活动的陈独秀那过激的对传统的批判,但这终归成了他留学西欧的思想准备。在法国,他致力于实实在在的“勤工俭学”,又因为参与了主要推动这一运动的早期无政府主义者和新兴共产主义者学生之间的争论,结果于1922年在巴黎与周恩来等人一起策划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成立,也因此于第二年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留学,并成为正式的共产党员,后于1924年回国。此后,他先后在陈独秀和瞿秋白手下的党的宣传部门工作,亲身经历了国共两党合作发起的北伐国民革命及其分裂,以及分裂后围绕共产党暴动和失败所导致的内部争斗等政治斗争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共产国际于指导上负有重大的责任。有关中国的情况,他们先是期待着国民党的胜利,命令共产党到国民党当中去活动;蒋介石反共政变之后,他们又拒不承认革命的退潮而发出极“左”的暴力斗争的指令。结果,中国支部的领导者陈独秀不得不背负起追随国民党而使北伐革命失败的责任,被瞿秋白等莫斯科派排斥下台。这期间,信赖于陈独秀及其人格,又不习惯于组织内某些同志思维方式的郑超麟,不久便从以世界革命的观点而告别斯大林一国社会主义的托洛茨基的中国革命论中,发现了历年积累下来的解决疑问的办法,成为介乎直接受到托洛茨基影响而归国的年轻左翼反对派和陈独秀之间的媒介。站在此种立场上,郑超麟最终加入到举起托派大旗的五人中央委员中,于1929年被党开除。可是此后直至中日战争爆发的几年中,他几乎都是在南京的中央军事监狱中度过的,即使最终获得了自由,但第二次国共合作下的抗日战争期间,也已经没有了托派的出头之日。这样,加上后来共产党时代的二十七年,实际上他在监狱中度过了整整三十三年,这在世界上也可谓凤毛麟角了。总之,作为革命家,此人仿佛一生都笼罩在烟霞云雾中而缺少现实的尘世感,这也是无可如何的。这恐怕也和他下面这样的性格人品有关:他拙于言辞不喜欢出风头,认为宣传领域的“出版和翻译”才是自己得心应手的工作,因此在同志之间有“教授”的绰号,本人和同事们都承认他没有组织上的野心。
  诗集《玉尹残集》是长期生活的产物。诗人的经历和我们前面讲述的以“右派分子”为主的那些人,几乎没有什么交集(例如,连杨宪益也几乎不了解此人的事情),然而诗集问世的过程中又好像并非完全无缘似的。收纳了此诗集的“骆驼丛书”这一小小的书系中,也包括荒芜的《纸壁斋诗集》和黄苗子的文集等,这套丛书的抱定了明确的编辑方针的负责人,乃是最早注释过聂绀弩诗的朱正。朱正在《玉尹残集》中加入了一篇介绍诗人及其诗的编者后记,强调郑超麟受到监禁而信念不改的事实在其诗词中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另外一篇纪念老党员作家楼适夷九十岁生日的文章(《祈祷“老顽童”长命百岁》)中,朱正还讲述了这样的经过:在于1920年代党的夜校中听过郑的课、1930年代于南京监狱中再会后得到德文翻译上之指导的楼适夷的家中,他看到了这部诗集的手稿,于是计划早日公开出版,但又担心那时因明显的倾向性已引起注意的这套丛书再收入托派的作品,会有危险,于是请楼老写了一篇“排除障碍”的序言。
  诗集卷首的“自序”回忆道:在狱中他决心要研究与政治最远的音韵学和语法(这让我想起曾在国民党监狱中专心于文字学的陈独秀),为此阅读了各种古典诗词集,在此过程中不禁“技痒”起来,于是开始作词。1959年至1961年间作品最多,共计四百余首诗词,加上德国诗人艾兴多尔夫(J.F.Eichendorff,1788—1857)的诗选全译和其他译诗,合为《玉尹集》(“玉尹”音通“狱吟”)共八卷。但包括有关政治和音韵学的著述以及西方中长篇小说和学术著作的翻译在内的全部十几册狱中作品,都在“文革”中烧掉了。其后数年间,渐渐回忆起来八十四首的“残余”,加上出狱后的十几首而定名为《残集》。“自序”结尾的诗论实在简洁,他表示:“我是个‘形式主义者’,首先注重格律和声韵,然后讲究内容,内容虽好,但格律和声韵不合,这种诗词,我不会录存的。我也以此标准看待别人所作的诗词。”这里有意识到斯大林主义用“形式主义”的标签对艺术加以限制的老套子的讽刺幽默,但视格律为旧诗词的生命这种意见恐怕也是很认真的。“楼序”所引郑超麟书简里的这样一段:“‘五四’文字革新,散文成功了,现在没有人再写古文,但诗失败了……我未见中国有一首诗受人广泛传诵,如鲁迅的旧诗者。所以我严肃对待旧诗词,不敢打油。”这也算是上述思考的延续。这里,原文中的“严肃”相当于在日本所谓的“classic(音乐)”或“纯(文学)”吧,而以此态度且忌惮“打油”的正统感觉,如何影响到其20世纪式的政治犯之狱中吟的?这实在是深有意味的问题。
  所幸,现在保留下来一首以狱中吟作为主题的诗,即题为《诗人行——六十自寿》的七五杂言古体十一韵。诗的篇幅很长,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少年时代憧憬着当诗人,故作深刻状(“无病呻吟",即被“‘五四’文学革命”所责难的旧文学弊端之一)而一味歌咏“愁思”;后来为“现实”这个“严师”所促动,告别了“浪漫女神”,一心追究“是非”而“斗争了十几年”,在狱中得以保全性命而当吟诗之际“不觉旧技发痒,轻弄笔头写惆怅”,结果,由于“少时每恨愁无多,如今愁大如天样”这种诗与“愁思”的因缘际会正与年龄的一个甲子重合,而“少年雅志今得酬”;而代替祝花甲之酒的所谓“自寿”,实在具有应酬诗的趣向;然而,精通多国外语而翻译过艾兴多尔夫、施托姆、黑塞、陀思妥耶夫斯基、梅勒日科夫斯基、福楼拜、纪德等作家的作品,并作为绝不自视为文学者的革命家的诗作,其“愁思”也绝不是没有来历的,尤其是所谓“惆怅”,与为友人伸冤而遭杀害的嵇康之狱中诗《忧愤诗》所言“虽曰义直,神辱志沮”相似。全诗以下面这样的两句作结:

诗成无人赏,
留与秋坟听鬼唱!


  结句取自唐代李贺的“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鲍家诗”据说指六朝宋的鲍照之葬礼歌《代蒿里行》,但若理解为是对李贺咏叹烈士之血三年后化为碧玉的故事那首诗后一句的执着,可能更符合此处的联想。20世纪第一年出生的诗人,其花甲之年应该是1961年。
  下面,是《玉尹残集》开卷的第一首词。

齐天乐


重门不锁凌霄梦,
清宵独游天际。
一月含情,
众星眨眼,
唤我同来游戏。
浮云远避,
觉两腋风生,
四围浪起。
恣意翱翔,
穿梭星月似鲂鲤。

时时回顾大地,
但朦胧一片,
陵陆沧水。
扬子长江,
希麻拉雅,
衣带枕函而已。
他州类是,
笑蛮触相争,
血流千里。
接续高飞,
远方星更美。


  “齐天乐”为词牌(下面的词均只有词牌而无题)。“穿梭”摹写织机的梭子在丝线之间来回移动的样子。“衣带枕函”用身边的衣带和枕头比喻长江和喜马拉雅,强调看上去极小极小。“蛮触相争”,即《庄子》中把无益的战争比喻为蜗牛左上角之国(触氏)与右上角之国(蛮氏)间小气之争战的寓言。开头的“重门”暗示虽身在狱中,但却似站在天界上眺望,视线中交叠着国际主义者的感怀。除此之外,似乎还有来自传统“游仙诗”的风格,而在集子的编辑上,它当与接下来具有现实性的第二首词构成一对。

绛都春


生涯何似?
似生圹砌就,
盘旋圹里,
一息尚存,
渴饮饥餐离人世。
此身本有千丝系,
剑斩断血淋心碎。
有情翻羡,
山中块石,
不知年岁。

憔悴,
鬓皤腰瘦,
幸方寸未乱,
是非能理。
两耳尚堪,
透过重墙闻歌戏。
寂寥尚有心园憩,
任采撷仇花恨蕊。
词成付与秋坟,
赚谁落泪?


  “生圹”是生前造的坟墓,“砌”乃为此而堆积砖瓦。在对死后地下生活深有关心的文化圈里,“营造生圹”是一点也不奇怪的风俗。如果是敌人可能会嘲笑其自掘坟墓,诗人则以下面的“一息”之贴近生存的感受来承受。“有情”源自晋人感叹流亡落魄的名言,即所谓“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派遣此”(《世说新语·言语篇》),用以客观看待大半生狱中生涯的感受和为了革命而舍弃种种牵挂所带来的心灵伤痛。山中的石头,原本是最无情的东西,而古人亦曾吟咏过“山中无历日”。下阕的“心园”指空想中的庭园,在此诗人如采摘“仇”“恨”之花一样,写出了狱中之诗。最后两句,则是前引《诗人行》结尾的变形。

蓦山溪


婆心苦口,
劝我随声和。
委屈愿求全,
奈鸿沟未容越过。
毫厘千里,
一念判人禽。
辞苦盏,
就甜杯,
父母徒生我。

鸿沟纵越,
心计依然左。
不见旧相知,
竟低头,
然然可可。
徒劳争取,
照样十三年。
抬望眼,
企天鹅,
何处来宽大?


  “婆心”即禅宗所谓的老婆心切,俗语中则以“苦口婆心”来形容啰啰嗦嗦的关照,这里用以表现执意强迫他屈服的压力。然而,即使“委曲求全”,勉强妥协以求息事宁人,也终究无法弥合立场的差异,总之不能屈就于一时的动摇和苟安而落入禽兽之道。下阕,举出同志们一个一个地叛变结果还是枉然的例子。“然然可可”见于郑超麟似乎很喜欢的宋代辛弃疾的词中,与“唯唯诺诺”意思相同。接下来的徒劳争取好条件,“照样十三年”,大概说的是到建国后一直与自己一起留在托派领导部门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何资深等,他们中不断有人以承认自己为国民党特务的形式而谋求妥协,但直到作此词的当时共十三年间,依然被监禁着。顺便一提,郑超麟称何资深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两人以前就有争执,而这次何的妥协使郑与他彻底绝交了(《怀旧集·记何资深》)。“天鹅”就是白鸟,俗语中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说法,这个鸟名与高山之巅的花,意象相同。

贺新郎


潮退江河下。
痛年来,
工农处处,
血花飘洒。
果实累累收获近,
大盗突临深夜,
强占取田园庐舍。
痛定追思沉痛处,
觉原先指向生偏岔:
认寇盗,
作姻娅。

一场争辩分朝野。
有宏音,
重申遗教,
列宁恩马:
革命连绵无绝处,
直至落成新厦。
纵异曲同工华夏,
茅塞顿开眸乍展,
但高歌不管相和寡。
三十载,
一朝也。


  这宛然是中国托派运动史的写照。第一句,讲的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所发动的北伐国民革命的退潮。上面已约略谈及,郑超麟强调需要承认合作的失败和革命的退潮,在超越国界的无产阶级世界联合之下,重新构想已资本主义化而成为现代世界体系之组成部分的中国革命。正因为是站在这种立场上的回顾,因此,在革命高潮中盗取革命成果的盗贼蒋介石乃至所率领的国民党反动派,不仅并非亲戚,反而只能算不应该与之合作的阶级敌人。下阕第一句的“分朝野”,指发生在共产国际大本营苏联的托洛茨棊因与斯大林决裂而下野的事件,第二句的“宏音”指托洛茨基的堂堂议论,即宏大声音。郑超麟强调,这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教诲的真正继承,是强调直到新大厦落成的无产阶级取得世界性胜利为止继续战斗和不断革命的理论。而包含“异曲同工”成语的一句,则主张中国革命在原则上也不能例外。“茅塞”用人无法通行的山路被杂草覆盖来比喻人的心智失聪,与“顿开”放在一起为常用的成语。郑在《回忆录》中亦谈到,托洛茨基主义扫清了党内纠纷给自己带来的困惑而决定了自己的一生,“仿佛有什么电光闪过我的头脑”。

丁字碑


朔风猎猎白雪飘,
道旁层楼百丈高。
接顶红旗褪颜色,
地道人出势如潮。
幽魂躯体烟飘渺,
顽固未化花岗脑。
鲜花在手踏雪行,
逢人问讯丰碑道。
忆昔来游正少年,
弹痕尚见学宫前。
楼低街窄称简陋,
人物风流胜神仙。
昔穷今富文易白,
大树遮阴果可摘。
不见种树当时人,
树下藏血斑斑碧。
行行渐次见丰碑,
碑身洁白如凝脂。
鲜艳花枝碑前置,
碑上试寻黄金字。
累累名姓有若无,
纵行横行尽丁字。


  有些类似于文字谜的这首古体长诗,后面附了一篇出狱后说明原委的小文。据该文讲,事情源自1956年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发表了历史性的斯大林批判,其后又提议在莫斯科建立恐怖政治牺牲者的纪念碑,而此时托派的国际组织“第四国际”则发电报要求在纪念碑上必须用“金字”刻上托洛茨基的名字。具有讽剌意味的是,在两年后中苏发生相互攻讦对方为“现代托洛茨基主义”的新闻报道中,郑超麟才第一次知道了这件事,并为“第四国际”仍在活动而感动不已。同时,他想象着自己可能随时被执行死刑并成为幽魂而径直去莫斯科的纪念碑献花,但在诗中又无法明说,便用“丁字碑”代替“T字碑”。余下的诗句,简单注释一下就可以了吧。“花岗(岩)是毛泽东用来比喻死脑筋的一个词儿。在狱中曾认真阅读过毛泽东著作的郑超麟(可惜他所作的大量笔记都丢失了〉,当然会意识到这一层意思,但在这里该词还用于表达不同于顽固不化的对主义和运动的坚定信念。“学宫”乃是学校的旧称,这一句说的大概是对曾留学过的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附近十月革命时街垒战遗迹的回忆。“风流”,如毛泽东最为流行的词《沁园春·雪》(参见本书第8章)中的用例那样,指政治上和人格上的杰出品性。若说这首诗意在表白用自己的一生作代价的政治思想,那也只能是以诗的形式表白之,这的确是很悲惨的。但若说这亦是一种救赎,大概也无妨。

梦江南


年少日,
豪气欲凌云。
曾学狙公驯养术,
亦曾随众作狙群,
茅果四三分。

身名隐,
佳句爱沉吟,
“青史故人多故友,
传中事实半非真。”
此意共谁论!


  “狙公”指驯养猴子之事,其“驯养术”则为“朝三暮四”那个寓言(《庄子》:说“茅果”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猴子们一齐大怒,而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吧,则群猴都满意了。诗人说,自己学得与此类似的政治权术,同时充分扮演了被操弄的角色,这实在是一种直率的述怀。下阕中的“佳句”,我觉得并非初次见到,但也说不上来它的出处[补注二]。总之,这是针对从胜利者立场出发所写就的共产主义运动史而言的,正如对历史人物的生前多有了解的人,大概会认为他们的传记有一半为谎言一样,不过,结合上阕来读,你会感到郑超麟的思考已经超越了失败者对党派怨恨的领域,而更倾向于对运动史乃至一般历史的关照。关于上面所言何资深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也是如此,是作为何资深一人(毛泽东亦然)乃至湖南人、“全国人、全人类”共有的事情来谈论的。

安公子


大地生机转,
坚冰融化空场畔。
一齿动摇妨咀嚼,
赴狱中医院。
一冬来蛰处心凄婉,
结芳邻只有高年伴。
更剩目残肢,
曲背弯腰愁惨。

候诊厅满堂,
众中忽见少年犯。
两两三三相戏谑,
似书场宾馆。
又瞥见捧心颦黛纤腰软,
杜丽娘病态添娇艳。
觉一颗冰心,
宛被春风吹暖。


  虽说诗人的经历非常特别,但只列举他与政治信念有关的作品来谈论,却并非我的本意。实际上歌咏狱中的日常生活以及作为老同志在狱外不断支援丈夫和运动的妻子刘静贞的诗也不在少数。所以,我这里引了一首写狱中诊所小景的诗。下阕中的“捧心颦黛”是指春秋战国时代的美女西施因患有心痛病而总是捧着胸皱着眉的样子,“杜丽娘病态”为明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中曾一度死去而又复生的女主人公憔悴的风姿。“冰心”如“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那样,经常用来比喻清澈的心境。然而,这里当然是表达此种潇洒和自我陶醉的唱和。这里有的,如字面所示是以冰冷之心注视着年轻男女囚徒的,却是那带着诙谐眼神的深深温情。

八十自寿


劫余生命岂祯祥?
惹得纷纷议论扬。
山上雪人留足迹,
圹中莲实发清香。
水杉婀娜庭园际,
斑达凄惶竞技场。
何若无声诸化石,
不言亦足话沧桑。


  首联的“劫余”指灾难之后,“祯祥”与“吉祥”同义,说的是出狱后有关托派的评价依然纷纷不绝而不得平反昭雪。所议论者,主要是围绕对陈独秀的再评价而展开的,对于通过质疑陈的托派信仰而试图为其恢复名誉的意见,郑超麟尤其显示出强烈的拒绝性的反应(《怀旧集》)。颔联,说的是高山雪地上发现了什么“野人”似的足迹,或古坟里挖出莲藕的种子且发芽开花等一时满城风雨的新闻。颈联,指被视为世界稀有之物的落叶大乔木的绝代风姿,以及众人关注的珍贵兽类大熊猫惊慌失措的表情。这两组对句有重复之嫌,伹我觉得可以解读为,诗人是通过在过去时代的遗物和珍奇传闻中自然存在着的差异和对比的可笑,来表达被弃于人间之外而与时代脱节的困惑和焦虑。尾联表现的是,同为遗物,自己若化为客观地显示自然变动的痕迹(沧海桑田)的化石,成为保持沉默的历史物证,那样可能更好。即使可以将革命的过程和否定性的结果全部归结为斯大林式一国社会主义和毛泽东的农民战争主义(《回忆录》在承认毛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为脱离莫斯科指导的唯一称得上“革命”的斗争的同时,又责难其以农民式红军为主的路线之“土匪”性的“堕落”,甚至在题为《送灶歌》的三十一韵长诗中激烈地嘲讽人民公社运动的权威主义盲目性)但如今斯大林、毛泽东式的现实或托洛茨基的理念均已成为以往革命时代的一枚铜币的两面,而活到现时代的郑超麟是祸是福呢?我难以断定。但是不管怎样,在仿佛接触到外面空气的“遗物”那样骤然溃败的气氛里,有着以往的狱中吟不曾发散过的某种类型的自嘲,而少有的“打油”味诗风亦当然与此有关。回头再来看这本诗集,我感到郑超麟的狱中吟始终以近于“刚毅木讷”之仁(《论语》)的秉性,得以拒绝走向“愁思”的文人式的颓败的诱惑[补注三]。


感谢 我梦见我梦见我 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