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列宁 -> 邦契-布鲁也维奇《忆列宁》
《要保存档案》的小册子是怎样写成的[1]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的第三天夜里,我曾亲自听到列宁和几位同志之间一次极为重要的谈话,这次谈话是在斯莫尔尼那间刚刚用作人民委员会主席办公室的房子里进行的。谈话涉及到了教育人民委员部。娜捷施达·康斯坦丁诺夫娜提到了阿·瓦·卢那察尔斯基的名字。
“对,”列宁回答说,并把他列入名单。
“但是,我们哪个人民委员部,”他突然提出问题,“应当集中出版书籍,特别是古典作家的著作?当然,应归教育人民委员部管,”他自问自答地说。
“我们怎么出版古典作家的著作,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我对他说,“沙皇政府的书报检查机关把我国古典作家写的东西歪曲得使他们的作品常常只剩下些残缺不全的要点了。要知道,仅在托尔斯泰的《复活》中就被书报检查机关删去了五百多处”[2]。
“那又怎么样,”列宁回答说,“我们应该搜集一切原本手稿,并准备出版我国古典作家作品的全集科学院版本,然后我们再为广大群众出版这些作家的附有必要的前言和注释的单行本作品。可是目前我们还做不到这一点,只能出版现有的古典作家的作品。”
那天夜里,我和列宁一块儿步行回我家过夜的路上,他又重新提起了这个话题。在十月革命最初的日子里,我们时常宁愿步行离开斯莫尔尼宫,而不乘汽车,乘汽车太引人注意:为了秘密工作,我们还不经常使用汽车。
“一旦有了可能,”他对我说,“您一定得着手办这件事。为了研究我国十九世纪丰富的文学,研究我们的评论、政论、历史,我们必须收集古典作家和其他作家的全部手稿,象其他资料一样,将其整理好出版。要知道,它们反映了当时革命斗争和社会斗争的很多情况,而所有这一切都被书报检查机关给删掉了。无论在路上,还是在家里,当我和列宁夜里吃饭的时候,他总继续详细地发挥自己的思想:应当如何建立博物馆和档案馆,应当如何到处收集私人手中保存的图书、档案、原稿、手稿,不仅是文学方面的,还有评论、政论、历史、艺术方面的,所有这一切对我国文化有多么巨大的价值,用他的话说,我们要在世界上空前广泛地发展我国的文化。
“我们应当向全世界表明,在政权已转到工人阶级手里,真正地、永远地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真正的文化工作是什么”。
列宁又一次提到了这一想法。那已经是在莫斯科了,他偶然得到一个通知,说住在一栋保存有一些作家的原稿和书信的房子里的红军战士在销毁这些东西,他们认为它们毫无价值,列宁在夜里十二点钟以后往我的住宅给我打电话,并问我能否立即连夜写一本关于档案和保存有价值档案的意义的小册子,要写得通俗,第二天就可能通过俄罗斯通讯社[3]和报纸传到各地,使广大群众知道,档案材料不仅不能毁掉,而且相反,必须仔细收集。我对列宁说,这件事我试试做,并请求允许我明天早上把写好的东西送他审阅。我立即坐下动手写,并写好了题为《要保存档案》的小册子。列宁对这本小册子做了几处修改并指示交俄罗斯通讯社刊登,通过俄罗斯通讯社在各省的报纸和《消息报》上刊登。后来这本小册子印刷了五万册,发给红军部队和其他各种组织。后来,这本小册子又多次重印,收到了不容置疑的好处,因为我们从各地收到关于哪里有有价值的档案和各种各样文件的通知。列宁要我这样安排:派一个同志到俄国各地去,并收集这些材料和档案。我挑选了伊·伊·维什涅夫斯基,我和他曾经一起搞过文学工作,非常了解他,还知道他特别热爱档案工作。维什涅夫斯基带着特别全权证书,不知疲倦地在苏联各地奔波,并把大量的档案和大批的图书运到莫斯科,当时我们把它们都交给了鲁勉采夫博物馆,现在的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
还在似乎无暇考虑到有价值的档案、博物馆、图书馆的时候,列宁却挤出时间不仅考虑了所有这一切,而且就这件事还做了极为宝贵的指示。
现在,我们党执政已经三十多年,并得到全体劳动人民的一致拥护,非常自然,列宁很久以前的遗嘱和我们在这一方面工作中都在努力付诸实现,它促进了我国的文化发展和创作研究。
1940年于莫斯科
[1] 按《选集》第3卷刊印。
[2] 在弗·德·邦契-布鲁也维奇的档案中保存着1900年的文章《图书简讯》,在这篇文章中他把1900年伦敦出版的列·尼·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的版本与彼得堡出版的加以比较,写道:“在小说的所有三部中各种各样的歪曲……有四百九十七处”。他的这篇短讯因书报检查的原因,正如弗·德·邦契-布鲁也维奇所写的那样,没能发表。
[3] 罗斯塔—宣传—罗斯塔,俄罗斯通讯社从1919年春天开始出版的小报。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