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谁发动了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自传》

越飞,阿道夫·阿布拉莫维奇[1]

——领导十月武装起义的军事革命委员会的主席,《孙文越飞宣言》的签署者

(1883—1927)



  [1] 笔名“B.克里木斯基”。

  1883年10月10日生于辛费罗波尔(克里木)一个富商家庭。90年代末,俄国工人运动特别是罢工运动加剧,开始对大学生进行某种迫害,这时我还是个中学生,但已投身革命运动,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由于这缘故,1903年中学毕业后,作为“政治上不可靠分子”而不能进入俄国的任何一所大学,后来出国赴柏林,进医学系学习,同时学习社会政治科学,作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柏林协会小组成员既参加德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又参加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1904年受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委托运送党的秘密书刊去巴库并从事宣传工作。在巴库布尔什维克组织中工作,同年,为躲避搜捕离开外高加索,赴莫斯科从事宣传工作。在莫斯科也很快就暴露了,因而逃往国外,于1905年1月9日(22日)事件后抵达。但立即返俄,参加不同城市的革命工作。先在北方,后在南方。“波将金号”起义时在克里木,后组织这次起义参加者之一K.费尔德曼从塞瓦斯托波尔军事监狱越狱。这以后被迫重新逃往国外。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斯德哥尔摩统一代表大会之后在柏林被任命为“第一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国外局”四名委员之一。1906年5月根据当时德意志帝国首相冯·毕洛夫的决定,作为“不受欢迎的外国人”被驱逐出德国,再次返回俄国(莫斯科),但在这里仍受通缉,不得不再次外逃,赴苏黎世,入法律系学习,同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和党的工作。1907年再次从瑞士返俄,但在1908年又被迫逃亡国外。定居维也纳,开始同托洛茨基一起出版《真理报》。1910年以该报编辑部名义巡视俄国各地的党组织。1911年再次进行这种巡视,1912年党内各派筹备全党代表大会的组织委员会成立后,以《真理报》集团和编辑部代表名义参加此委员会。以组织委员会委员名义再次秘密巡视俄国各地组织,进行争取召开代表大会的鼓动。1912年在敖德萨逗留期间同整个敖德萨党组织一道被捕。由于法庭缺乏材料,经10个月单身牢房的监禁之后,被行政流放到托博尔斯克省的极北地区,流放期4年。由于《海员报》编辑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被捕,而我作为《真理报》编辑同该报有联系,同时在搜查时发现了编辑部的全部档案,其中包括署名B.克里木斯基的信件,法庭于是确定越飞同克里木斯基系同一个人,这样,1913年在西伯利亚再次被捕,按第102条被牵连进黑海海员联盟案。在法庭上承认自己参加政党,但由于开始战争以及一般判刑较轻,没有被判处苦役,而是被剥夺全部权利,终身流放西伯利亚。然而,流放没有执行,因为根据同样的材料,提出了参加政党的指控;被送往苦役营服苦役。1910年再次审讯,鉴于在第一次审讯时已公开承认自己是党员,因此再次被判处流放西伯利亚。定居在叶尼塞斯克省坎斯克县,由于世界大战时西伯利亚缺乏医生,被强迫任命为密林深处方母矿上的医院院长。在西伯利亚继续为各秘密报刊撰稿。一听到1917年革命的消息立即离开矿场,在坎斯克作短暂的停留以组织该地的革命工作,然后动身赴彼得格勒。在这里同托洛茨基等人一起出版《前进报》。然后代表布尔什维克先后进入彼得格勒市杜马、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代表苏维埃、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和立宪会议(代表普斯科夫市);是“民主会议”和“预备国会”成员。在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1917年7月)当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委员,党改名后是俄共(布)中央委员。十月起义期间是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委员会撤销并把权力转交人民委员会之后,被派往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任俄国和谈代表团团长。缔结和签订了同德国、奥匈、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的停战协定。德国提出最后通牒后,拒绝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声明这不是协商的和平,而是暴力的和平,应以一切手段与之斗争。布列斯特和谈结束后任外交人民委员和社会保障人民委员,然后被派往柏林任大使。在柏林同德国政府进行了谈判,签订了布列斯特一里托夫斯克和约的“补充条约”。同时还和土耳其进行谈判。积极参加了德国革命的准备工作,在起义的前三天,1918年11月6日,同全体使馆人员一起被驱逐出德国。德国革命胜利后,从明斯克和博里索夫(使馆列车在此被扣)同德国新政府和柏林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接洽,但还是未能返回德国。召开全德工人士兵代表大会时作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代表团团长被派往全德苏维埃代表大会,但没让代表团进入柏林。然后以俄共中央委员身份被派往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进行党的工作,协助建立立陶宛—白俄罗斯共和国。波兰人占领维尔纳前夕返回莫斯科。此后不久,以国防委员会委员和苏维埃社会主义检察院人民委员身份赴乌克兰。邓尼金占领基辅时,同军队和国防委员会其他委员一道撤往切尔尼哥夫,在邓尼金和佩特留拉占领乌克兰全境时,返回莫斯科。在建立工农检察院时被派往彼得格勒,按照自己的方法和计划去组织该机构。与此同时,任俄共(布)彼得格勒委员会委员。当尤登尼奇和爱沙尼亚人进攻彼得格勒时,任彼得格勒防务委员会委员。尤登尼奇的进攻被粉碎后,作为俄国和谈代表团团长同爱沙尼亚进行谈判。同爱沙尼亚签订和约后返回彼得格勒,旋即被召回莫斯科,同时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进行和谈,任俄国代表团团长。同立陶宛缔结和约之后,赴里加以结束同拉脱维亚的和谈。谈判结束后返回彼得格勒从事原先的工作,但不久,在1921年被任命为同波兰谈判的和谈代表团团长。和谈结束,同波兰缔结和约后,被派往土耳其斯坦,任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土耳其斯坦委员会和俄共(布)中央委员会土耳其斯坦局主席。
  在巡视整个土耳其斯坦、布哈拉和花拉子模之后,应召回莫斯科,被派往热那亚担任苏维埃代表团主席团委员。热那亚谈判结束后被派往远东,担任赴中国和日本的特使和在长春(伪满洲国)同日本谈判的苏维埃代表团团长。长春谈判后(在此地患重病)去北京同中国政府谈判。接着以治疗为名应日本枢密院议员、东京市长后藤子爵之邀赴日本进行谈判。起初同后藤子爵进行非正式谈判,然后同日本政府代表川上进行正式谈判。这时期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不得不中断谈判,返回莫斯科。在莫斯科患重病,1924年春被送往维也纳治疗。略有好转即作为苏维埃代表团主席团委员被派往伦敦同英国谈判。同英国签订条约后留在伦敦准备第二个条约。后来被任命为驻维也纳全权代表。在从事革命和党的活动期间一直为党的许多报刊撰稿,担任编辑。写了一些小册子,主要的有:《地方自治》《孟什维主义的破产》《苏维埃政权的对外政策》《和平攻势》《热那亚会议》《从热那亚到海牙》《最后一个空想主义者》《当代英国》等等。

郑异凡 译


越飞续志


  越飞1917年属“区联派”,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区联派同布尔什维克合并,越飞当选候补中央委员。据托洛茨基说,1917年10月24—25日,武装起义期间越飞是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1918年3月11日越飞以彼得格勒中央局名义建议列宁任命托洛茨基担任陆海军人民委员。1918年4月至12月任驻德国全权代表,积极参加德国革命,11月6日被驱逐出境。1919—1920年为乌克兰国防委员会委员、监察人民委员。1921年苏波战争后是同波兰和谈代表团团长。1922年起任驻华和驻日本全权大使。1922年7月26日起为苏俄政府驻北京代表,1923年1月26日与孙中山一道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是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之开端。1923年在日本病重赴奥地利就医。
  越飞从1912年起就是托洛茨基的拥护者,1923年起属“左翼反对派”。1925年托洛茨基被贬为租让总委员会主席,1925年6月越飞去那里,任委员会副主席。
  越飞患重病,但当局拒绝为他支付出国医疗经费。1927年11月17日在家中开枪自杀。葬于新圣母公墓。
  越飞死后亲属受迫害:女儿娜杰斯塔在流放地和集中营关了约20年。第二任妻子玛利亚在集中营关了20年。儿子弗拉基米尔1937年在托木斯克遭枪决。




上一篇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