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布莱希特诗选 -> 《布莱希特选集》(冯至、杜文堂译)

后记



  这里译了德国现代戏剧家兼诗人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三部剧本——《卡拉尔大娘的枪》(1937)、《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8)和《潘第拉先生和他的男仆马狄》(1940)——及三十几首诗。在布莱希特的作品中,这三部剧本和这些诗虽然是常常被人称道的,但是和他一生丰富多彩的著作相比,把它们印在一起叫做“选集”,还是十分不够的。无论在数量上或是在译文的质量上,我们都只能把这个集子看做是一个开端,希望此后布莱希特的著作能够更多地通过更好的译文被介绍到中国来。
  布莱希特的作品以它们独特的风格和纯洁而朴素的语言在德国近30年的文学里是富有创造性的。布莱希特的诗歌战斗性很强,浸透了阶级爱憎,但作者并不用激情来感动读者,而是通过理智引起读者的思考。这些诗有的只是三言两语,却富有极大的启发性,如《德国战争课本》里的短诗:有的用简洁的词句概括了深刻的真理,如对于党和共产主义的赞美;有的以辛辣的讽刺和离奇的想像来揭发资产阶级的腐朽和法西斯主义的罪恶,可是在歌颂列宁、歌颂十月革命、歌颂和平和社会主义时,深厚的情感和明澈的理智则得到高度的结合。他的诗有很大部分是打破一般的诗歌格律、用散文体写的,但也就是这些诗,语言是那样简练,使人感到几乎不能增减一字,不过我们的译文在许多地方太不能传达原诗的优点了。
  和诗歌一样,布莱希特的戏剧也是不要使观众和舞台上的表演打成一片,和演员共同哀乐,而忘却周围的现实。相反的观众却要和舞台上的一切保持距离,时时意识到是在看戏,有足够的理智辨别是非黑白,考虑自己应该如何对待剧中的问题,从而提高理解社会现象和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这样对于观众是有教育意义的。这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里所谓的“间情法”,使观众的感情和戏剧有一定的间离。就是演员也不要完全化身为剧中人物,要随时都意识到自己是在演某个角色。为了达到“间情”的效果,布莱希特在剧本的编写上和舞台设计上采用了许多方法:如布幕上的说明、歌词的穿插、布景的简单等。例如《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只是一场一场地表演一个妄想在战争里获得利益的“小人物”的遭遇,作者不加判断,一切让观众去观察、去思考,从而认识反动统治阶级发动的战争的本质,进一步考虑应该如何对待战争问题。布莱希特的许多剧本都是他的戏剧理论的实践。他常常把当前重大的社会问题用远方的或古代的材料来处理,以引起观众的惊奇和深思。例如《潘第拉先生和他的男仆马狄》中主人对待仆人的这种离奇的关系,使人感到荒唐可笑,但是作者的目的主要是表示主仆之间的阶级对抗性,使精神上的优势明显地落在仆人马狄这一方面。他谦虚地把他根据这种理论写的剧本叫做“试作”。
  但是我们必须指出,《卡拉尔大娘的枪》和前边的两个剧本是有所不同的,它是在1937年西班牙人民动员一切力量与法西斯作艰苦的斗争时写成的,布莱希特在这里取材现实中的故事,号召人们不要逃避战斗,要参加战斗。它主要不是引起观众的惊奇和深思,而是通过戏剧的发展直接抓住了观众。

  布莱希特在1898年生在奥格斯堡一个资产阶级的家庭里,但是他很早就对自己出身的阶级感到憎恶。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他在军队医院里工作,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反对战争。在医院里他曾把《死兵的传说》朗诵给士兵们听。当时他还只是一个和平主义者。1918年德国革命时,他参加奥格斯堡的工人士兵委员会,这时期他只是凭着感情参加了革命。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失败后,布莱希特起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同时从事创作和舞台工作。1926年在马克思主义工人学校学习,深入而全面地钻研辩证唯物主义。1932年改编高尔基的《母亲》为剧本,上演获得很大的成功。1933年希特勒篡夺政权后,布莱希特流亡国外,最初到丹麦,随后到瑞典、芬兰,1941年到了美国。在流亡时期是他创作最丰富的阶段,他的代表作品几乎都是这个时期完成或开始的:除了这里的三部剧本外,还有重要的剧本如《第三帝国的恐怖和灾难》、《伽利略的一生》、《四川的好人》、《高加索的灰阑记》等,以及一些诗和散文。1947年他回到柏林,积极地投身于民主德国的民主改革和文化建设工作,领导柏林剧团,在戏剧界中做出有意义的贡献。1954年获得“加强国际和平”列宁奖金。1956年8月14日在柏林逝世。
  他的戏剧理论和创作不仅是在德国,就是在国外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广泛的注意。他有拥护者也有反对者,但是他在现代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无可置疑的。在1957年,西德进步作家魏森堡访问了中国,他归国后写的游记里有一段记载他和毛主席的谈话。他和毛主席谈话时,曾经建议把布莱希特的作品译成汉语。我们认为,他这个建议是意味深长的,因为布莱希特不只是德国现代第一流的戏剧家兼诗人,而且也是中国人民的朋友,30年来他密切地注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他的诗歌和戏剧有许多处是取材于中国革命的故事,他的戏剧理论受过中国戏曲的一些影响,此外他也曾把中国的诗译成德文。今天,在布莱希特逝世三年以后,才能有这样一个分量单薄的选集出版,我们觉得是有些太晚了。正如前边所说的,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更为完善的布莱希特作品的译本出版。
  布莱希特作品有不同的版本,有时文字上也略有出入。这里的诗选,除了《我的哥哥是个飞行员》和《战后小曲》外,都是根据柏林建设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诗一百首》[1]译出的。《卡拉尔大娘的枪》根据德累斯敦艺术出版社1952年出版的版本[2];《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根据柏林汉舍尔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版本[3];《潘第拉先生和他的男仆马狄》根据柏林建设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版本[4]


冯至 1959年8月





[1] Bertolt Brecht: Hundert Gedichte, Aufbau-Verlag, Berlin, 1958.

[2] Bertolt Brecht: Dic Gewchre der Frau Carrar, VEB Verlag der Kunst, Dresden, 1952.

[3] Bertolt Brecht: Mutter Courage und ihre Kinder, Henschalverlag, Berlin, 1958.

[4] Bertolt Brecht: Herr Puntila und sein Knecht Matti, Aufbau-Verlag, Berlin, 1957.






上一篇 回目录